當前位置:中國廣告人網(wǎng)站>創(chuàng)意策劃>策劃實戰(zhàn)>詳細內(nèi)容
《中國風情畫》郵冊(四冊)策劃方案
作者:李長空 時間:2004-9-18 字體:[大] [中] [小]
《中國風情畫》郵冊(四冊)策劃方案
原載《全球品牌網(wǎng)》 李長空
前言
泱泱大國,孕育五千年歷史文明;巍巍中華,繁衍數(shù)不清風情畫卷。
風情,是歷史的聚焦,是時代的鏡子。自有人類,漸有人群;累月經(jīng)年,成為風情。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歷史相沿成風,辟居相習有情。因而,《中國風情畫》題材廣泛、內(nèi)容龐雜,要實現(xiàn)整套書風格一致、各分冊又內(nèi)容獨立、個性突出的目的,分類就顯得尤為重要。
因此,根據(jù)題材內(nèi)容和國家郵政局已發(fā)行的郵票,計劃將全套書分為四冊,分別為《儒雅逸趣》、《江山多嬌》、《古風神韻》和《盛世中華》。每冊內(nèi)又采用以“篇”分章的形式,并根據(jù)畫冊的有限容量優(yōu)選內(nèi)容予以推介。力求最大限度凸顯出中國五千年風情史之輪廓。
第一部:《江山多嬌》
目錄:
第一篇章:名山篇(五岳、世界名山·黃山、世界名山·廬山)
第二篇章:名水篇(母親河·長 江、母親河·長黃河、甲天下·桂林山水、名瀑名泉·黃果樹瀑布、五湖四海)
第三篇章:人文古跡篇(世界奇跡·萬里長城、名城·故宮與麗江古城、名園·圓明園與網(wǎng)師園、名 陵·秦始皇陵與黃帝陵、名 樓·黃鶴樓與岳陽樓、名寺·少林寺)
第二部:《儒雅逸趣》
目錄:
第一篇章:風騷篇【古詩、唐詩、宋詞、元戲曲、明清小說(四大名著、聊齋志異)、
新文學】
第二篇章:風雅篇【中國繪畫(山水畫、花鳥畫、人物畫)、中國書法、中國音樂】
第三篇章:逸趣篇【茶、酒、圍棋、京劇、皮影】
第三部:《古風神韻》
目錄:
第一篇章:節(jié)日篇(春節(jié)、端午、中秋、重陽)
第二篇章:吉祥篇(A.十二生肖;B.四 靈;C.花鳥果魚)
第三篇章:神韻篇(佛教·四大菩薩、佛教·四大藝術(shù)石窟、藏傳佛教、道家·道教、道教·八仙、海神·媽祖)
第四部:《盛事中華》
目錄:
第一篇章 桃李天下(科教興國、全民受教、名校風采、漢字簡化)
第二篇章 輝煌科技(兩彈一星、載人飛船、歌德巴赫猜想、戰(zhàn)勝“非典”)
第三篇章 騰飛經(jīng)濟(特區(qū)建設、西部大開發(fā)、長江三峽、南水北調(diào)、青藏鐵路)
第四篇章 巨龍夢圓(港澳回歸、申奧成功、足球走向世界、加入世貿(mào)、展望未來)
《中國風情畫》郵冊文案精選
《中國風情畫》總序
泱泱大國,孕育五千年歷史文明。
巍巍中華,繁衍數(shù)不清風情畫卷。
風情,是歷史的聚焦,是時代的鏡子。
自有人類,漸有人群。累月經(jīng)年,成為風情。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歷史相沿成風,辟居相習有情。
“國家元氣,全在風俗;風俗之本,全在紀綱。”(樓鑰《論風俗紀綱》)“通于天下,貫于人心,關(guān)乎氣運!保ㄠ崟浴墩擄L俗》)——當今中國,政通人和,更顯風情新姿。
《中國風情畫》郵冊,梳理歷史,重現(xiàn)光華。讀者在方寸之間,領略風情畫卷。歷史探秘,陶冶性情,升華品格。
心心系之,愛我中華。新的風情畫卷,在我們的眼前展現(xiàn)。
第一部:《江山多嬌》序
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神奇土地,高山傲立,大河滔滔。北國雪花飄飄,南國雨打芭蕉。小橋流水,大道通衢。古松參天,楊柳依依……
山山水水,既是大自然的造化,更是中華民族偉力的象征。
她有時剛毅,有時柔情;她有時難以馴服,有時順于民心。
自然美純樸而又美妙,人文美瑰麗而又多情。在自然美中,看到了山光水色之中人的生命。
“吳楚東南圻,乾坤日夜浮”。(杜甫)“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多嬌的江山,給人暇想,給人智慧,給人力量。也是中國風情的母體,召喚兒女再造錦繡山河。
“名山篇”序
昔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高山,聳立的是對美的深切理解和感悟。登高一望,四顧騁懷;慷慨而歌,山林呼應。高山因靈性而聞名,人入名山而沉醉。遂有了李青蓮“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杜子美“會當凌絕頂,一攬眾山小”、毛澤東“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竟折腰”……的千古絕唱。
面對祖國浩如煙海的名山,本篇選取的只是其中的只鱗半爪,然窺一而見全貌。在陽光明媚的日子里打開它,用心去細細品賞,喜悅會慢慢彌漫開來,像春天的花朵,溫潤、清香,不可抗拒。
“名水篇”序
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流水!”流水,流動的是對生命的熱愛和徹悟。臨江懷遠,望穿秋水;逝者如斯,來者可追。流水因不返而沉思,人觀名水而動容。遂有了“逝者如斯夫”的慨嘆、“黃河入海流”壯偉、“江清月近人”的親切、“母親河”的溫馨……
走近祖國的名水,放眼眺望祖國的萬里江山,一種熱烈、深沉的愛國主義激情便鼓蕩在我們心中;ㄇ霸孪,竹影婆挲,細品香茗,觀賞“名水”,當別是一番滋味。
“人文古跡篇”序
悠悠歲月,孕育無數(shù)人文景觀。數(shù)千年來,在以其芬芳甘美的乳汁哺育著世世代代炎黃子孫的青山綠水之中,發(fā)生過無數(shù)可歌可泣的歷史故事,流傳著許多優(yōu)美動人的古老傳說,矗立起眾多人文古跡,也留下了燦若繁星的詩詞華章。這一切,又使得萬里長城及那一座座名城、名陵、名園、名樓、名寺,顯得更為美麗壯觀,愈加秀麗動人。
徜徉在一條流貫古今的人文景觀長河中,眾多的史蹤遺痕呈現(xiàn)眼前,銘刻心底,不可稍忘。
第二部:《儒雅逸趣》序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杜甫《詠懷古跡》)。儒雅,是一種人生素養(yǎng)與秉性,自古為人稱道。有詩、書、畫學識,會舞文弄墨,有儒者風度的將帥,常被人稱為“儒將”;文人墨客,沉醉于揮毫雅集,常被人稱為“雅興”。吟詩賦詞,聽戲唱歌,游山玩水,賞花觀月,對酒品茶,撫琴下棋,凡此種種,無不讓浮躁的心靈盡脫塵囂,尋得生活的逸樂歡趣。
今兒,讓我們對著一杯清茶靜下心來,穿越文化的時光隧道,聆聽那曾經(jīng)的絕唱,誦讀那曾經(jīng)的華章,觀賞那曾經(jīng)的彩墨,品嘗那曾經(jīng)的逸趣。仔細地回味,生命所經(jīng)歷的日子里,哪段歲月讓我們至今逸樂?哪篇華章哪幅彩墨在多年后我們依然能咀嚼出甜蜜、感動和馨香?從而多點儒雅,多點逸趣,多點人生感悟,多點精神文明。
“風騷篇”序
《詩經(jīng)》中的《國風》和《楚辭》中的《離騷》為曠世之作,對后代文學的影響深遠,故常以"風騷"并舉。
千百年前文學的黃鐘大呂,猶縈繞在蒼穹:屈原、宋玉、司馬相如、三曹、陶淵明、李白、杜甫、白天樂、李煜、蘇軾、李清照、關(guān)漢卿、吳承恩、曹雪芹、蒲松齡……那一個個閃亮的作家名字,深深鐫刻在我們心中;古詩、漢賦、唐詩、宋詞、元戲曲、明清小說,那一個個文體的巔峰,令我們嘆為仰止;《詩經(jīng)》、《楚辭》、《古詩》、《三都賦》、《蜀道難》《石壕吏》《竇娥冤》《牡丹亭》《三國演義》《西游記》《紅樓夢》《聊齋志異》……那一件件爍古耀今的作品,永遠笑傲在世界文學史上。
日月經(jīng)天,高山贊嘆炎黃先賢的智慧;江河行地,長水銘記神州華章的恩澤。
先賢華章,與世紀同行,同日月并輝!
“風雅篇”序
中國文人,才藝飄灑于琴棋書畫之中,秉性、風骨寄托于梅蘭竹菊之上;雖然朝代更選,人世蒼桑,但那一切依然是他們的清涼世界。琴棋可以陶冶情操、怡性養(yǎng)情,筆墨中之山可居、水可游、花草可賞、禽鳥可戲。人在其中,精神可暢游,神采任飛揚,飄逸思緒,悠悠雅情,如飛花落葉,紛紛揚揚,散落在其中。
集琴棋書畫于一身,是中國文人的一大特色。沖香茗,燃檀香,撫一首曲、下一盤棋,作一幅字畫,淺斟低唱,可以陶陶然矣。
“逸趣篇”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散漫而疏放、優(yōu)游而冥知、以多彩的生命之"輕"來拗救嚴峻的功名之"重"的逸趣,深深植根于性情溫良的傳統(tǒng)中國人心上。由此,居則泉石花竹,只筆把扇、書寫忠誠;茶酒琴棋,觀戲吟詩。行則批閱中壑,游戲平甸,濯清流而觀游魚,坐茂林而賞佳夕。含英咀華,識度閑放,忘情于花草之中,暢志于清曠之鄉(xiāng),以此而自娛,逸趣而自任。縱在激蕩晦暗的歲月,依然可看到一片古老常青的天空和平明逸趣的悠景。凡此種種,盡融逸趣之中,也溢逸趣之外。
第三部:《古風神韻》序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陸游《游山西村》)。悠悠歲月,拂去歷史的塵埃,顯示出民俗風情的無窮魅力。
五千年華夏文明史,五十六個兄弟民族,舉世無與倫比的民俗風情。
她是民族的凝聚力,代代中華兒女為捍衛(wèi)她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她是人們心靈連接的紐帶,“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文化風俗的獨特性,給予人們各自生存、發(fā)展的空間,也給予人們交融匯合的基石!懊澜袒骑L俗”(《詩經(jīng)·周南·關(guān)雎序》),治理國家社會,風俗不可移。
歷史把昨天、今天與未來連接。古風神韻永存,新風新尚喜人。
“節(jié)日篇”序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人逢節(jié)日精神爽”,節(jié)日是我們心中永恒的愿望和歌唱。她如春風,染亮我們陰郁的雙眼;如紐帶,把我們的心兒緊緊系在一起。
我國古代的節(jié)日,大多和天文、歷法、數(shù)學,以及后來劃分出的二十四個節(jié)氣密切相關(guān)。大部分節(jié)日在先秦時期,就已初露端倪,其風俗活動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關(guān)。后來,神話傳奇故事、宗教、歷史人物被賦予永恒的紀念滲入節(jié)日,使她有了深沉的歷史感。到漢代,我國主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都已經(jīng)定型。節(jié)日發(fā)展到唐代,已經(jīng)轉(zhuǎn)為娛樂禮儀型,成為真正的佳節(jié)良辰。而歷代的文人雅士、詩人墨客,又為一個個節(jié)日譜寫了眾多膾炙人口的詩文名篇,更使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滲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蘊,精彩浪漫,大俗中透著大雅,雅俗共賞,經(jīng)久不衰。
“吉祥篇”序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特別注重吉利、祥瑞的心理感受。先秦典籍中已出現(xiàn)“吉祥”概念!肚f子·人間世》說:“虛室生白,吉祥止止!碧瞥尚⒆⑨屨f:“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慶之征”。中國吉祥文化,博大精深,千枝萬椏,萬古長青,尤以吉祥物文化令人嘆為仰止。
吉祥物在人們的觀念中是能帶來禎祥、辟除災厄的事物,是世俗人生美好追求與愿望的象征物。人們用其本身的吉祥意義表達一種愿望,如龜之長壽、狗之忠義、龍之顯貴、石榴之多子、牡丹之富貴等等。吉祥物應用范圍很廣,它不僅出現(xiàn)在婚娶、生育、壽誕、喪葬、節(jié)慶、居住、服飾、飲食、交游等風俗習慣中,而且還出現(xiàn)在歷朝歷代的政治、經(jīng)濟等活動中,涉及到了民眾生活的方方面面,至今仍生生不息。
“神韻篇”序
“佛祖心中住,道得無為中”,對神道的信仰和崇拜,是先民精神體中的最高者。《易·系辭上》云:“陰陽不測之謂神”,神之氣度曰“韻”。我國是一個多種宗教并存的國家,除固有的宗教——道教外,佛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都有傳播。此外,還有薩滿教、東正教、東巴教等。
佛教大約在公元一世紀前后傳入我國,公元四世紀后開始廣為流傳,逐漸成為我國影響最大的宗教。藏傳佛教屬于我國佛教的一支,主要流傳于西藏和內(nèi)蒙古等地;道教形成于公元二世紀,它承襲了中國古代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在歷史上的教派很多,后來逐漸演變?yōu)槿娴篮驼坏纼纱蠼膛;伊斯蘭教分遜尼派和什葉派兩大宗派,傳入我國大約在七世紀中葉,信仰者主要是回、維吾爾等少數(shù)民族;天主教自公元七世紀起逐漸傳入中國;基督教(新教)于十九世紀初傳入中國。
第四部:《盛事中華》序
萬物人為本。人情化,是中國風情的一大特色。中國風情以人為本,才有著千古不朽的生命力。
我們在創(chuàng)造歷史,在創(chuàng)造未來。世紀新風尚、新事物,令中國風情閃耀時代的亮光。
我們在歷史長河不息地搏風擊浪,我們在新世紀大道不停地奮勇前行。
盛世中華溶匯了五千年物質(zhì)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精華,展現(xiàn)新世紀建設中國現(xiàn)代化強國的勃勃生機。
盛世中華,是歷史的必然。
盛世中華,中華民族子孫夢寐以求的企望正變?yōu)楝F(xiàn)實。
盛世中華,中國風情畫添上重重亮麗的色彩。
“桃李天下篇”序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從“文行忠信”到“科教興國”,從貴族教育到全民教育,從古代書院到當代大學,從繁體字到漢字簡化……教育系住了昨天,放飛了明天。
有教育就有教師,有教師就有學生,有學生就有希望。全民受教,希望無限。自古至今,中華文明史里都貫穿著兩個大字“教育”。每一份教育,都是放飛希望的瞬間;都是今天祝福明天;都是一道亮麗風景線。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以求索”。教育,永遠是夢歸宿和夢開始的地方。
“輝煌科技篇”序
盛世中華,輝煌科技。
一個古老的民族創(chuàng)造著科技的顛峰:四大發(fā)明、針灸麻醉、圓周率渾天儀……
一個古老的民族演繹著科技的輝煌:兩彈一星、載人飛船、戰(zhàn)勝“非典”……
那科技為民的民族理念,那萬眾一心同舟共濟的民族凝聚力,那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共筑科技新長城的民族信念,那臨危不懼把方便留給別人把困難留給自己把安全留給別人把危險留給自己的崇高道德情操和無私奉獻精神……無不令人景仰,催人淚下,勵人奮進!
唱著春天的故事,行進在偉大的新時代。告別愚昧,走向文明;告別狹隘,走向宏大;告別昨天,走向明天。
輝煌科技,盛世中華。
附錄:“戰(zhàn)勝非典”文案
2003年2月11日,“非典”一詞首次見諸媒體,那天,誰都不會想到,整個國家會因此陷入一場疫情。當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突襲華夏大地乃至全人類的危難時刻,億萬中華兒女沒有屈服與倒下,從中央到地方,從醫(yī)護人員到普通大眾,從個人到企業(yè),大家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形成了抗擊疫魔的強大合力。海外華僑及國際友好人士也及時伸出援手……“眾志成城”、“敢于勝利”的聲音激蕩大江南北、長城內(nèi)外。
這是以民族魂魄和醫(yī)學高科技譜就的雄壯旋律,越是遇到艱難險阻,這旋律就越發(fā)激揚高亢!
“騰飛經(jīng)濟篇”序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和他的戰(zhàn)友們緩緩步上天安門城樓,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已于今天成立了”!從此,中國人民投入到了偉大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之中。
改革開放的春風,吹綠了城鄉(xiāng)的山山水水,矗立起城鎮(zhèn)的大廈高樓,圓了中國人千百年富強的夢想?,一座座科技園拔地而起;聽,一曲曲改革樂奏響城鄉(xiāng)。于是,中國巨龍騰空而起;于是,中國的朋友遍布四方。
新世紀的曙光,帶來新的希望。西部大開發(fā)、青藏鐵路、南水北調(diào)……中華,明天更美好,道路更寬廣!
附錄:“長江三峽”文案
長江在高唱,群山在歡呼。當?shù)谝还藁炷练(wěn)穩(wěn)澆筑在大壩江心巖石上,一項偉大的跨世紀工程便從這里崛起,載入中華民族騰飛的史冊。
開發(fā)三峽、治理長江是千百年來中國人民的意愿。從本世紀初孫中山先生在《實業(yè)計劃》中提出開發(fā)三峽,到一代偉人毛澤東同志勾勒出“高峽出平湖”的宏偉藍圖,再到三峽工程的正式開工,近一個世紀來,三峽工程令一代代領導人寢食不安,牽腸掛肚。今天,三峽終于順利截流發(fā)電了!
滔滔江水扶閘攀涌,迭現(xiàn)著“高峽出平湖”的人間奇跡;巍巍大壩挺胸矗立,展示著“當驚世界殊”的盛世輝煌……
“巨龍夢圓篇”序
國家富強,民族振興,是中華兒女們共同的心愿和歷史使命。多少年來,無數(shù)中華兒女為此奉獻出了自己寶貴的青春乃至生命!如今,中國人民不但站立起來,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且滿懷一個偉大民族的自尊、自信和自豪,高奏了一曲又一曲勝利凱歌:港澳回歸;申奧成功;國家足球隊沖出亞洲走向世界;加入世界貿(mào)易組織;上海申請世博成功等等。這一切,讓每一個中華兒女都感到無比自豪、驕傲。
天有一輪皎潔月,地有萬盞喜慶燈;家家燈火春意暖,樹樹銀花映天紅。二十一世紀,我們將無比自豪地向世界展示“盛世中華”的繁盛景象。
附錄:“申奧成功”文案
2001年北京時間7月13日22時15分,歷史在這里定格。
這一刻,我們期待得太久太久;這一刻,我們激動的心狂跳不停;這一刻,所有的語言是那么蒼白;這一刻,讓喜悅與勝利的淚水任意灑滿衣襟。
打開美酒的瓶塞,就像打開我們情懷的閘門;讓香檳的香味噴涌而出,如同禮花綻放神州大地的夜空。記住夢想成真的時刻,我們今夜劃下2008年奧林匹克大廈的第一道彩虹。長安街華燈齊放,世紀壇萬眾歡騰。人們盡情地唱啊、跳啊,慶祝這激動人心的時刻。從黃河到長江,從昆侖到東海,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十三億中國人民迎來這令人心醉的時刻。五環(huán)旗,在五千年文明古國編織出一個絢爛多姿的理想;申奧成功,只是歷史在我們腳下劃出新的起跑線,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輝煌前景,又鳴響了發(fā)令槍……
附錄:“足球圓夢”文案
等了四十四年,整整四十四年啊。黑白相間的足球,曾調(diào)出過中國足球多少灰色的日子:多少次失敗與挫折,多少次苦澀與辛酸。這一天,2001年10月7日,一個已經(jīng)注定永遠將被人們留在記憶里的日子,終于來了,中國足球終于飛越悲情、邁進了世界杯曾經(jīng)高高的門檻!拔覀冓A了!”“我們出線了!”人們心頭積淀了四十四年的期待和喜悅在這一刻一齊迸發(fā)。中國,變成了一片歡騰的海洋;世界,傳來了陣陣衷心的喝彩。大家一次又一次將鮮花、彩旗拋向天空。中國大地上空頓成一個五彩斑斕的世界,身在世界各地的華僑華人也與祖國人民一道共慶輝煌、分享幸!
附錄:“展望未來”文案
百年滄桑,彈指一揮;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百年的磨礪,鍛造了百折不撓的中國人;百年的輝煌,樹立了中國人贏得未來的信心和決心。未來不只是挑戰(zhàn),更是機遇;今天不是尾聲,只是一個個新輝煌的開始!中國的未來不是夢,中國的發(fā)展、進步是歷史的必然,隨著中國舉辦奧運會的成功、臺灣回到祖國的懷抱、“南水北調(diào)”、“西氣東輸”等世紀工程的完成,中國的發(fā)展必將飛躍上又一個個嶄新的臺階!
作者簡介:
李長空,原名李家慶,四川三臺人,1971年11月出生,F(xiàn)在某廣告公司供職。在品牌形象(營銷傳播)策劃、創(chuàng)意文案、編輯時尚書刊(書叢)、采寫硬(軟)性文章等方面均有成功個案若干。此外,還著作(出版)有個人作品集《籠鳥》《出墻紅杏》《長空集》等近十種。電子信箱:ckyq1971@126.com
泱泱大國,孕育五千年歷史文明;巍巍中華,繁衍數(shù)不清風情畫卷。
風情,是歷史的聚焦,是時代的鏡子。自有人類,漸有人群;累月經(jīng)年,成為風情。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歷史相沿成風,辟居相習有情。因而,《中國風情畫》題材廣泛、內(nèi)容龐雜,要實現(xiàn)整套書風格一致、各分冊又內(nèi)容獨立、個性突出的目的,分類就顯得尤為重要。
因此,根據(jù)題材內(nèi)容和國家郵政局已發(fā)行的郵票,計劃將全套書分為四冊,分別為《儒雅逸趣》、《江山多嬌》、《古風神韻》和《盛世中華》。每冊內(nèi)又采用以“篇”分章的形式,并根據(jù)畫冊的有限容量優(yōu)選內(nèi)容予以推介。力求最大限度凸顯出中國五千年風情史之輪廓。
第一部:《江山多嬌》
目錄:
第一篇章:名山篇(五岳、世界名山·黃山、世界名山·廬山)
第二篇章:名水篇(母親河·長 江、母親河·長黃河、甲天下·桂林山水、名瀑名泉·黃果樹瀑布、五湖四海)
第三篇章:人文古跡篇(世界奇跡·萬里長城、名城·故宮與麗江古城、名園·圓明園與網(wǎng)師園、名 陵·秦始皇陵與黃帝陵、名 樓·黃鶴樓與岳陽樓、名寺·少林寺)
第二部:《儒雅逸趣》
目錄:
第一篇章:風騷篇【古詩、唐詩、宋詞、元戲曲、明清小說(四大名著、聊齋志異)、
新文學】
第二篇章:風雅篇【中國繪畫(山水畫、花鳥畫、人物畫)、中國書法、中國音樂】
第三篇章:逸趣篇【茶、酒、圍棋、京劇、皮影】
第三部:《古風神韻》
目錄:
第一篇章:節(jié)日篇(春節(jié)、端午、中秋、重陽)
第二篇章:吉祥篇(A.十二生肖;B.四 靈;C.花鳥果魚)
第三篇章:神韻篇(佛教·四大菩薩、佛教·四大藝術(shù)石窟、藏傳佛教、道家·道教、道教·八仙、海神·媽祖)
第四部:《盛事中華》
目錄:
第一篇章 桃李天下(科教興國、全民受教、名校風采、漢字簡化)
第二篇章 輝煌科技(兩彈一星、載人飛船、歌德巴赫猜想、戰(zhàn)勝“非典”)
第三篇章 騰飛經(jīng)濟(特區(qū)建設、西部大開發(fā)、長江三峽、南水北調(diào)、青藏鐵路)
第四篇章 巨龍夢圓(港澳回歸、申奧成功、足球走向世界、加入世貿(mào)、展望未來)
《中國風情畫》郵冊文案精選
《中國風情畫》總序
泱泱大國,孕育五千年歷史文明。
巍巍中華,繁衍數(shù)不清風情畫卷。
風情,是歷史的聚焦,是時代的鏡子。
自有人類,漸有人群。累月經(jīng)年,成為風情。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歷史相沿成風,辟居相習有情。
“國家元氣,全在風俗;風俗之本,全在紀綱。”(樓鑰《論風俗紀綱》)“通于天下,貫于人心,關(guān)乎氣運!保ㄠ崟浴墩擄L俗》)——當今中國,政通人和,更顯風情新姿。
《中國風情畫》郵冊,梳理歷史,重現(xiàn)光華。讀者在方寸之間,領略風情畫卷。歷史探秘,陶冶性情,升華品格。
心心系之,愛我中華。新的風情畫卷,在我們的眼前展現(xiàn)。
第一部:《江山多嬌》序
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神奇土地,高山傲立,大河滔滔。北國雪花飄飄,南國雨打芭蕉。小橋流水,大道通衢。古松參天,楊柳依依……
山山水水,既是大自然的造化,更是中華民族偉力的象征。
她有時剛毅,有時柔情;她有時難以馴服,有時順于民心。
自然美純樸而又美妙,人文美瑰麗而又多情。在自然美中,看到了山光水色之中人的生命。
“吳楚東南圻,乾坤日夜浮”。(杜甫)“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多嬌的江山,給人暇想,給人智慧,給人力量。也是中國風情的母體,召喚兒女再造錦繡山河。
“名山篇”序
昔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高山,聳立的是對美的深切理解和感悟。登高一望,四顧騁懷;慷慨而歌,山林呼應。高山因靈性而聞名,人入名山而沉醉。遂有了李青蓮“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杜子美“會當凌絕頂,一攬眾山小”、毛澤東“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竟折腰”……的千古絕唱。
面對祖國浩如煙海的名山,本篇選取的只是其中的只鱗半爪,然窺一而見全貌。在陽光明媚的日子里打開它,用心去細細品賞,喜悅會慢慢彌漫開來,像春天的花朵,溫潤、清香,不可抗拒。
“名水篇”序
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流水!”流水,流動的是對生命的熱愛和徹悟。臨江懷遠,望穿秋水;逝者如斯,來者可追。流水因不返而沉思,人觀名水而動容。遂有了“逝者如斯夫”的慨嘆、“黃河入海流”壯偉、“江清月近人”的親切、“母親河”的溫馨……
走近祖國的名水,放眼眺望祖國的萬里江山,一種熱烈、深沉的愛國主義激情便鼓蕩在我們心中;ㄇ霸孪,竹影婆挲,細品香茗,觀賞“名水”,當別是一番滋味。
“人文古跡篇”序
悠悠歲月,孕育無數(shù)人文景觀。數(shù)千年來,在以其芬芳甘美的乳汁哺育著世世代代炎黃子孫的青山綠水之中,發(fā)生過無數(shù)可歌可泣的歷史故事,流傳著許多優(yōu)美動人的古老傳說,矗立起眾多人文古跡,也留下了燦若繁星的詩詞華章。這一切,又使得萬里長城及那一座座名城、名陵、名園、名樓、名寺,顯得更為美麗壯觀,愈加秀麗動人。
徜徉在一條流貫古今的人文景觀長河中,眾多的史蹤遺痕呈現(xiàn)眼前,銘刻心底,不可稍忘。
第二部:《儒雅逸趣》序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杜甫《詠懷古跡》)。儒雅,是一種人生素養(yǎng)與秉性,自古為人稱道。有詩、書、畫學識,會舞文弄墨,有儒者風度的將帥,常被人稱為“儒將”;文人墨客,沉醉于揮毫雅集,常被人稱為“雅興”。吟詩賦詞,聽戲唱歌,游山玩水,賞花觀月,對酒品茶,撫琴下棋,凡此種種,無不讓浮躁的心靈盡脫塵囂,尋得生活的逸樂歡趣。
今兒,讓我們對著一杯清茶靜下心來,穿越文化的時光隧道,聆聽那曾經(jīng)的絕唱,誦讀那曾經(jīng)的華章,觀賞那曾經(jīng)的彩墨,品嘗那曾經(jīng)的逸趣。仔細地回味,生命所經(jīng)歷的日子里,哪段歲月讓我們至今逸樂?哪篇華章哪幅彩墨在多年后我們依然能咀嚼出甜蜜、感動和馨香?從而多點儒雅,多點逸趣,多點人生感悟,多點精神文明。
“風騷篇”序
《詩經(jīng)》中的《國風》和《楚辭》中的《離騷》為曠世之作,對后代文學的影響深遠,故常以"風騷"并舉。
千百年前文學的黃鐘大呂,猶縈繞在蒼穹:屈原、宋玉、司馬相如、三曹、陶淵明、李白、杜甫、白天樂、李煜、蘇軾、李清照、關(guān)漢卿、吳承恩、曹雪芹、蒲松齡……那一個個閃亮的作家名字,深深鐫刻在我們心中;古詩、漢賦、唐詩、宋詞、元戲曲、明清小說,那一個個文體的巔峰,令我們嘆為仰止;《詩經(jīng)》、《楚辭》、《古詩》、《三都賦》、《蜀道難》《石壕吏》《竇娥冤》《牡丹亭》《三國演義》《西游記》《紅樓夢》《聊齋志異》……那一件件爍古耀今的作品,永遠笑傲在世界文學史上。
日月經(jīng)天,高山贊嘆炎黃先賢的智慧;江河行地,長水銘記神州華章的恩澤。
先賢華章,與世紀同行,同日月并輝!
“風雅篇”序
中國文人,才藝飄灑于琴棋書畫之中,秉性、風骨寄托于梅蘭竹菊之上;雖然朝代更選,人世蒼桑,但那一切依然是他們的清涼世界。琴棋可以陶冶情操、怡性養(yǎng)情,筆墨中之山可居、水可游、花草可賞、禽鳥可戲。人在其中,精神可暢游,神采任飛揚,飄逸思緒,悠悠雅情,如飛花落葉,紛紛揚揚,散落在其中。
集琴棋書畫于一身,是中國文人的一大特色。沖香茗,燃檀香,撫一首曲、下一盤棋,作一幅字畫,淺斟低唱,可以陶陶然矣。
“逸趣篇”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散漫而疏放、優(yōu)游而冥知、以多彩的生命之"輕"來拗救嚴峻的功名之"重"的逸趣,深深植根于性情溫良的傳統(tǒng)中國人心上。由此,居則泉石花竹,只筆把扇、書寫忠誠;茶酒琴棋,觀戲吟詩。行則批閱中壑,游戲平甸,濯清流而觀游魚,坐茂林而賞佳夕。含英咀華,識度閑放,忘情于花草之中,暢志于清曠之鄉(xiāng),以此而自娛,逸趣而自任。縱在激蕩晦暗的歲月,依然可看到一片古老常青的天空和平明逸趣的悠景。凡此種種,盡融逸趣之中,也溢逸趣之外。
第三部:《古風神韻》序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陸游《游山西村》)。悠悠歲月,拂去歷史的塵埃,顯示出民俗風情的無窮魅力。
五千年華夏文明史,五十六個兄弟民族,舉世無與倫比的民俗風情。
她是民族的凝聚力,代代中華兒女為捍衛(wèi)她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她是人們心靈連接的紐帶,“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文化風俗的獨特性,給予人們各自生存、發(fā)展的空間,也給予人們交融匯合的基石!懊澜袒骑L俗”(《詩經(jīng)·周南·關(guān)雎序》),治理國家社會,風俗不可移。
歷史把昨天、今天與未來連接。古風神韻永存,新風新尚喜人。
“節(jié)日篇”序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人逢節(jié)日精神爽”,節(jié)日是我們心中永恒的愿望和歌唱。她如春風,染亮我們陰郁的雙眼;如紐帶,把我們的心兒緊緊系在一起。
我國古代的節(jié)日,大多和天文、歷法、數(shù)學,以及后來劃分出的二十四個節(jié)氣密切相關(guān)。大部分節(jié)日在先秦時期,就已初露端倪,其風俗活動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關(guān)。后來,神話傳奇故事、宗教、歷史人物被賦予永恒的紀念滲入節(jié)日,使她有了深沉的歷史感。到漢代,我國主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都已經(jīng)定型。節(jié)日發(fā)展到唐代,已經(jīng)轉(zhuǎn)為娛樂禮儀型,成為真正的佳節(jié)良辰。而歷代的文人雅士、詩人墨客,又為一個個節(jié)日譜寫了眾多膾炙人口的詩文名篇,更使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滲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蘊,精彩浪漫,大俗中透著大雅,雅俗共賞,經(jīng)久不衰。
“吉祥篇”序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特別注重吉利、祥瑞的心理感受。先秦典籍中已出現(xiàn)“吉祥”概念!肚f子·人間世》說:“虛室生白,吉祥止止!碧瞥尚⒆⑨屨f:“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慶之征”。中國吉祥文化,博大精深,千枝萬椏,萬古長青,尤以吉祥物文化令人嘆為仰止。
吉祥物在人們的觀念中是能帶來禎祥、辟除災厄的事物,是世俗人生美好追求與愿望的象征物。人們用其本身的吉祥意義表達一種愿望,如龜之長壽、狗之忠義、龍之顯貴、石榴之多子、牡丹之富貴等等。吉祥物應用范圍很廣,它不僅出現(xiàn)在婚娶、生育、壽誕、喪葬、節(jié)慶、居住、服飾、飲食、交游等風俗習慣中,而且還出現(xiàn)在歷朝歷代的政治、經(jīng)濟等活動中,涉及到了民眾生活的方方面面,至今仍生生不息。
“神韻篇”序
“佛祖心中住,道得無為中”,對神道的信仰和崇拜,是先民精神體中的最高者。《易·系辭上》云:“陰陽不測之謂神”,神之氣度曰“韻”。我國是一個多種宗教并存的國家,除固有的宗教——道教外,佛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都有傳播。此外,還有薩滿教、東正教、東巴教等。
佛教大約在公元一世紀前后傳入我國,公元四世紀后開始廣為流傳,逐漸成為我國影響最大的宗教。藏傳佛教屬于我國佛教的一支,主要流傳于西藏和內(nèi)蒙古等地;道教形成于公元二世紀,它承襲了中國古代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在歷史上的教派很多,后來逐漸演變?yōu)槿娴篮驼坏纼纱蠼膛;伊斯蘭教分遜尼派和什葉派兩大宗派,傳入我國大約在七世紀中葉,信仰者主要是回、維吾爾等少數(shù)民族;天主教自公元七世紀起逐漸傳入中國;基督教(新教)于十九世紀初傳入中國。
第四部:《盛事中華》序
萬物人為本。人情化,是中國風情的一大特色。中國風情以人為本,才有著千古不朽的生命力。
我們在創(chuàng)造歷史,在創(chuàng)造未來。世紀新風尚、新事物,令中國風情閃耀時代的亮光。
我們在歷史長河不息地搏風擊浪,我們在新世紀大道不停地奮勇前行。
盛世中華溶匯了五千年物質(zhì)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精華,展現(xiàn)新世紀建設中國現(xiàn)代化強國的勃勃生機。
盛世中華,是歷史的必然。
盛世中華,中華民族子孫夢寐以求的企望正變?yōu)楝F(xiàn)實。
盛世中華,中國風情畫添上重重亮麗的色彩。
“桃李天下篇”序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從“文行忠信”到“科教興國”,從貴族教育到全民教育,從古代書院到當代大學,從繁體字到漢字簡化……教育系住了昨天,放飛了明天。
有教育就有教師,有教師就有學生,有學生就有希望。全民受教,希望無限。自古至今,中華文明史里都貫穿著兩個大字“教育”。每一份教育,都是放飛希望的瞬間;都是今天祝福明天;都是一道亮麗風景線。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以求索”。教育,永遠是夢歸宿和夢開始的地方。
“輝煌科技篇”序
盛世中華,輝煌科技。
一個古老的民族創(chuàng)造著科技的顛峰:四大發(fā)明、針灸麻醉、圓周率渾天儀……
一個古老的民族演繹著科技的輝煌:兩彈一星、載人飛船、戰(zhàn)勝“非典”……
那科技為民的民族理念,那萬眾一心同舟共濟的民族凝聚力,那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共筑科技新長城的民族信念,那臨危不懼把方便留給別人把困難留給自己把安全留給別人把危險留給自己的崇高道德情操和無私奉獻精神……無不令人景仰,催人淚下,勵人奮進!
唱著春天的故事,行進在偉大的新時代。告別愚昧,走向文明;告別狹隘,走向宏大;告別昨天,走向明天。
輝煌科技,盛世中華。
附錄:“戰(zhàn)勝非典”文案
2003年2月11日,“非典”一詞首次見諸媒體,那天,誰都不會想到,整個國家會因此陷入一場疫情。當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突襲華夏大地乃至全人類的危難時刻,億萬中華兒女沒有屈服與倒下,從中央到地方,從醫(yī)護人員到普通大眾,從個人到企業(yè),大家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形成了抗擊疫魔的強大合力。海外華僑及國際友好人士也及時伸出援手……“眾志成城”、“敢于勝利”的聲音激蕩大江南北、長城內(nèi)外。
這是以民族魂魄和醫(yī)學高科技譜就的雄壯旋律,越是遇到艱難險阻,這旋律就越發(fā)激揚高亢!
“騰飛經(jīng)濟篇”序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和他的戰(zhàn)友們緩緩步上天安門城樓,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已于今天成立了”!從此,中國人民投入到了偉大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之中。
改革開放的春風,吹綠了城鄉(xiāng)的山山水水,矗立起城鎮(zhèn)的大廈高樓,圓了中國人千百年富強的夢想?,一座座科技園拔地而起;聽,一曲曲改革樂奏響城鄉(xiāng)。于是,中國巨龍騰空而起;于是,中國的朋友遍布四方。
新世紀的曙光,帶來新的希望。西部大開發(fā)、青藏鐵路、南水北調(diào)……中華,明天更美好,道路更寬廣!
附錄:“長江三峽”文案
長江在高唱,群山在歡呼。當?shù)谝还藁炷练(wěn)穩(wěn)澆筑在大壩江心巖石上,一項偉大的跨世紀工程便從這里崛起,載入中華民族騰飛的史冊。
開發(fā)三峽、治理長江是千百年來中國人民的意愿。從本世紀初孫中山先生在《實業(yè)計劃》中提出開發(fā)三峽,到一代偉人毛澤東同志勾勒出“高峽出平湖”的宏偉藍圖,再到三峽工程的正式開工,近一個世紀來,三峽工程令一代代領導人寢食不安,牽腸掛肚。今天,三峽終于順利截流發(fā)電了!
滔滔江水扶閘攀涌,迭現(xiàn)著“高峽出平湖”的人間奇跡;巍巍大壩挺胸矗立,展示著“當驚世界殊”的盛世輝煌……
“巨龍夢圓篇”序
國家富強,民族振興,是中華兒女們共同的心愿和歷史使命。多少年來,無數(shù)中華兒女為此奉獻出了自己寶貴的青春乃至生命!如今,中國人民不但站立起來,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且滿懷一個偉大民族的自尊、自信和自豪,高奏了一曲又一曲勝利凱歌:港澳回歸;申奧成功;國家足球隊沖出亞洲走向世界;加入世界貿(mào)易組織;上海申請世博成功等等。這一切,讓每一個中華兒女都感到無比自豪、驕傲。
天有一輪皎潔月,地有萬盞喜慶燈;家家燈火春意暖,樹樹銀花映天紅。二十一世紀,我們將無比自豪地向世界展示“盛世中華”的繁盛景象。
附錄:“申奧成功”文案
2001年北京時間7月13日22時15分,歷史在這里定格。
這一刻,我們期待得太久太久;這一刻,我們激動的心狂跳不停;這一刻,所有的語言是那么蒼白;這一刻,讓喜悅與勝利的淚水任意灑滿衣襟。
打開美酒的瓶塞,就像打開我們情懷的閘門;讓香檳的香味噴涌而出,如同禮花綻放神州大地的夜空。記住夢想成真的時刻,我們今夜劃下2008年奧林匹克大廈的第一道彩虹。長安街華燈齊放,世紀壇萬眾歡騰。人們盡情地唱啊、跳啊,慶祝這激動人心的時刻。從黃河到長江,從昆侖到東海,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十三億中國人民迎來這令人心醉的時刻。五環(huán)旗,在五千年文明古國編織出一個絢爛多姿的理想;申奧成功,只是歷史在我們腳下劃出新的起跑線,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輝煌前景,又鳴響了發(fā)令槍……
附錄:“足球圓夢”文案
等了四十四年,整整四十四年啊。黑白相間的足球,曾調(diào)出過中國足球多少灰色的日子:多少次失敗與挫折,多少次苦澀與辛酸。這一天,2001年10月7日,一個已經(jīng)注定永遠將被人們留在記憶里的日子,終于來了,中國足球終于飛越悲情、邁進了世界杯曾經(jīng)高高的門檻!拔覀冓A了!”“我們出線了!”人們心頭積淀了四十四年的期待和喜悅在這一刻一齊迸發(fā)。中國,變成了一片歡騰的海洋;世界,傳來了陣陣衷心的喝彩。大家一次又一次將鮮花、彩旗拋向天空。中國大地上空頓成一個五彩斑斕的世界,身在世界各地的華僑華人也與祖國人民一道共慶輝煌、分享幸!
附錄:“展望未來”文案
百年滄桑,彈指一揮;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百年的磨礪,鍛造了百折不撓的中國人;百年的輝煌,樹立了中國人贏得未來的信心和決心。未來不只是挑戰(zhàn),更是機遇;今天不是尾聲,只是一個個新輝煌的開始!中國的未來不是夢,中國的發(fā)展、進步是歷史的必然,隨著中國舉辦奧運會的成功、臺灣回到祖國的懷抱、“南水北調(diào)”、“西氣東輸”等世紀工程的完成,中國的發(fā)展必將飛躍上又一個個嶄新的臺階!
作者簡介:
李長空,原名李家慶,四川三臺人,1971年11月出生,F(xiàn)在某廣告公司供職。在品牌形象(營銷傳播)策劃、創(chuàng)意文案、編輯時尚書刊(書叢)、采寫硬(軟)性文章等方面均有成功個案若干。此外,還著作(出版)有個人作品集《籠鳥》《出墻紅杏》《長空集》等近十種。電子信箱:ckyq1971@126.com